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i重磅】新华社:中国制造需重新锻造自己的“魂”,沈阳机床蹲点调研
中国制造:需重新锻造自己的“魂”——沈阳机床集团蹲点调研之一
新华网沈阳6月8日电(记者赵承、石庆伟)2015年,中国制造开启“2025”快车道。说到中国制造发轫,就不得不提沈阳机床集团——新************台普通机床、第一台摇臂钻床、第一台数控车床均诞生于此。未来10年,它仍将在“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中承担职责。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沈阳机床集团历经模仿、引进、收购、合作研发等诸多磨难而不得,最终回到原点:自主创新。它历时7年多投入11.5亿元,攻克数控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i5智能机床,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引起国内外业界广泛关注。
沈阳机床集团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路径:中国机床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正承受西方高端技术和周边国家低成本优势的双重挤压,遭遇高端产业低端化、利润微薄的尴尬。尽快依靠自主创新改变缺少核心技术局面,对中国制造大业生死攸关。
“缺魂”:“造飞机挣了个种土豆的钱”
一台数控机床,机身是硬件,控制机床运转的数控系统是软件。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将机身称为“体”,将数控系统比作“魂”。关锡友说,因为“缺魂”,中国机床行业吃尽苦头。
2014年,作为************大金属切削机床企业的沈阳机床集团,销量5.6万台,数控机床产值占比达到77%。这些机床的“体”是中国自己制造的,而“魂”即控制系统却主要从日本发那科和德国西门子公司买来的。
关锡友告诉记者:“一台售价35万元左右的数控机床,进口数控系统时,对方开价最高达到28万元,逼得中国机床制造陷入成本困境。”
“我们虽然说造的是高档数控机床,但和普通机床的毛利率基本一样。这真是‘造飞机赚的却是种土豆的钱’。”沈阳机床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EO刘岩非常无奈。
更让人尴尬的是,每卖出一台数控机床就帮德国和日本公司卖出了一套数控系统,后续维修服务都由这两家公司来承担。他们因此又赚取了20%的高额利润。
关锡友发现,一切销售的成功都是别人的胜利,中国机床企业成了德、日企业在中国******的免费经销商,在为别人打工。
据了解,2011年,国内金属加工类机床消费总额达到350亿美元的历史高峰,其中,国产机床份额约占70%。到了2014年,消费总额降低到263亿美元,国产机床占比下降到50%以下。
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中国机床行业的困境:中国的机床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国外高档产品所蚕食。而国产机床由于缺少核心技术,需求萎缩,加上人力成本上升,市场和赢利空间一再被挤压。
机床是工业的母机,机床行业的冷暖也从一定程度上成为测量中国制造的晴雨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高级顾问邵钦作认为,机床行业出现的困难映照出的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产品档次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市场火红时还能过日子,一旦市场变冷,最先遭遇寒流的是中国企业。因此,迈向“中国制造2025”,中国机床业必须寻求突围。
“找魂”:靠别人“条条道路走不通”
沈阳机床集团的突围之路,艰难曲折。
他们曾试图模仿。数控系统看不见、摸不着,不掌握源代码,即使拆开设备进行分析和仿制,做成的也是“脑残”产品。
一次参观一家国外机床厂,关锡友对机床图纸爱不释手。对方说:“你喜欢就送给你,你研究图纸也没有用,核心技术是看不到的……”
技术引进之路更是障碍重重。2007年,沈阳机床集团想购买一家外国企业的数控技术,对方开出6000万欧元天价,全部系统存储在一台笔记本电脑中。专家论证后认为,即使买下来,全部读懂至少要5年,实现产业化还要5年,到那时这些技术早已过时了。
他们还试图与国外合作开发。 2005年,他们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合作研发数控核心技术。后来又通过收购德国机床企业,在德国建立研发基地,期望利用德国的人力资源进行技术突破,但均半途夭折。
外方给出的理由是:不能用我们的技术扶植一个竞争对手。可以合作开发技术,但不能带出境外。
2007年10月,沈阳机床集团与日本安川公司、意大利菲迪亚公司和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成立“三国四方”团队,合作研发数控系统。
菲迪亚集团是全球数控系统主要生产商之一。前期合作顺利,等到关键性底层技术研发阶段,却止步了。对方要求中方必须使用他们的总线解码技术。外方专家对关锡友说:“这是我们的命根子,给出去就等于要了我们的命,我们能给你们吗?”
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所长林浒就曾亲历这样一件事:去年,计算所斥资200万元从日本森精机公司购买一台高档数控机床。对方安装人员将机床安装定位数据发回日本后,日本公司才发来机床的开机密码。安装人员说:“机床上装有传感设备,一旦位置移动,会被立即锁住。机床上还装有摄像头,监控加工部件。”
……
关键性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一个技术上依赖于别人的大国,就如同一个跛脚的巨人,无法阔步前行。中国制造业必须独辟蹊径。
“铸魂”:华山只有一条路
“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可对于掌握关键性核心技术来说,只有华山一条路——靠自己。”历经磨难,关锡友感触颇深。
就在“三国四方”合作开发穷途末路之时,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支持下,2008年沈阳机床集团重打锣鼓另开张对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全面攻关。
研发中心并不设在集团厂区,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一是在母体之外可以更容易地搭建一个市场化的创新平台。二是借助当地人才和实验资源。
创新团队领军人物,是关锡友在同济大学机械制造系读书时的校友朱志浩。沈阳机床集团之所以选中朱志浩,是因为他不热衷于写论文、评职称,而是真正钻到数控机床研究中,是一个实用型创新人才。
“创新关键要有全新的人才观,”关锡友认为。记者在研发中心了解到,创新团队中没有一个是行业权威,全部是从社会招聘的“娃娃兵”。
这里有大学没毕业的实习生、还有中专学历的热效率分析技术人才,都是80后、90后。研发业务的决策和管理由专家委员会负责,集团不能进行干预;员工薪酬市场化,有的薪酬甚至可与集团高管比肩;实施灵活的上下班制度,以实际研发业绩作为考核评价依据……
经过2000余次大小版本技术修正更新、上千次产品测试,他们终于攻克了数控系统CNC运动控制技术、数字伺服驱动技术、总线技术等数控核心技术,拥有整体代码20余万行,申报9项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和11项软件著作权,研发出世界首台i5智能机床,可以不借助光栅尺实现3微米的精度,跻身全球先进数控技术行列。
从2014年4月开始,i5智能机床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立刻取得良好市场反响,上市一年多来销量已近4000台,创造了机床新产品上市销量的最高记录。
业内专家评论说,i5智能机床技术的突破,走出了继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之后的第三条技术路线,实现了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有效集成,为“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i5智能机床虽刚刚起步,市场前景有待进一步检验,产值规模尚未形成对沈阳机床集团的全面支撑,却为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开通道。
沈阳机床集团的创新经历告诉我们,核心技术“要端自己的饭碗”,要像粮食那样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唯此,“中国制造”才能迈向“中国智造”的新天地。